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遗存青年说 | 一粒稻米 读懂万年

浙江大学 启真新论 2024-04-08


一粒稻米,看似微不足道,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进程,曾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从狩猎到耕种,人类结束了居无定所、漂泊无依的生活,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扎根大地,栖息在热爱的土地上。



在大约1万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开始尝试利用石器将采集而来的普通野生稻种驯化为适宜农作的栽培稻,迈出了从洞穴走向旷野的步伐。走出洞穴、迈向旷野,随着先民们生存空间的扩大和生存能力的提升,人类在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万年前的这一步,落在了金华浦江。在悠悠浦阳江畔,稻田连绵,一大一小两个古色古香的建筑镶嵌其中。这便是位于浦江县黄宅镇的上山考古遗址公园。黄泥筑墙,茅草封顶,充满原始风味的干栏式风格加上人字形屋顶,建筑不大,却将每一位参观者的思绪拉回了万年之前。


万年前,上山遗址的先民们已不满足于普通野生稻种的采集,而不断寻找从野生稻到栽培稻的驯化方式,他们广泛利用石片、石磨盘和大口盆等工具,成功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自此,稻米开始被人类种植,并成为了重要的食物。


万年之前的一粒稻米,如今早已成为一个“黑”点:这是一粒粒长 3.732 毫米、粒宽 1.667 毫米、粒厚 1.723 毫米,小到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的炭化稻米。


上山遗址保护展示馆外观 图源:上山考古遗址公园


二十四年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追随着中国的稻作文化史,沿浦阳江上溯,来到了浦江上山,发现了这粒稻米背后蕴藏着的稻作文明。


这粒米,质量虽轻,却拥有着沉甸甸的分量。经鉴定研究,这些稻米遗存不是野生稻,而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驯化的人工栽培稻群落。原始栽培稻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万年前的上山先民已开始驯化、栽培水稻。


“万年上山,世界稻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在这里,先民们种下稻米,升起炊烟,为千千万万的后来者哺育希望,点燃梦想。



在距今7000年左右,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先民们也早早就开启了稻作农业的进程。从一粒米到一大片稻谷,河姆渡遗址的先民们用独属于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大片金灿灿的稻谷,在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远留下了足迹。


在河姆渡遗址里,稻谷、谷壳、稻秆等遗存堆积遗址第四层地层的十几个探方内,虽然有些谷粒已经炭化,但在其中仍旧可以分拣出完整的稻谷颗粒,这些稻谷颗粒大小不一,虽然没有现代品种的整齐度,却也真实地反映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的稻作水平。


除了炭化稻谷、炭化米粒,骨耜等农耕器具,陶釜、陶灶等炊具的不断发掘,足以证明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已有比较成熟的稻作农业生产方式,“稻作农业起源印度说”的谣言不攻自破。


2023年11月3日在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拍摄的出土稻谷  图源:新华社 黄宗治/摄


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考古学家相继在田螺山遗址、施岙遗址等地区发现大面积稻田,其中施岙遗址及附近古稻田总面积达9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古稻田。


“饭稻羹鱼”,在这本远古江南的回忆录中,河姆渡人将稻作文化推向了一个高峰,这是先民们智慧的延续,繁育了千千万万的人民,也为中国南方社会成功进入城邦时代奠定了基础。


在河姆渡遗址及与其时代相近的良渚遗址之后,随着中国南方洪涝灾害频发,北方粟作文明的不断发展,稻米的痕迹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之外。


稻谷的再一次繁荣兴盛伴随着唐朝曲辕犁和北宋占城稻的出现而出现,从此以后,大米才再次被广泛种植,并逐渐成为直接促进人口增长、国家发展的重要粮食作物。



稻作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基因。一直以来,稻米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也成为了中国面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选育和推广,我国水稻技术和产量都取得了跨越性的突破。70年代,袁隆平院士的三系杂交稻技术和石明松发现的两系杂交稻技术,让水稻产量比普通良种平均增加20%左右。


1996年,我国正式启动“超级稻”研究,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之下,中国的水稻产量不断翻番,水稻质量也进一步提升。如今,“超级稻”品种的培育,水稻最高亩产量超过了1200公斤,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得到了稳稳的实现。


袁隆平在杂交水稻试验田观察水稻长势  图源:湖南日报 张京明/摄


中国杂交水稻,成功养活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还为全世界提供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可以说是中国科技领域自主创新的标志性成就。


杂交水稻在新时代迸发出的新活力也推动了新时代共同富裕事业的不断发展。科技兴农,发展“智慧稻田”;品牌助农,推广“人文稻田”;全产业链发展,催生“水稻经济”。以小切口推动大发展,一粒稻米,传承了一脉文化、带动了一片产业、致富了一方百姓。


除了在时间线上纵深发展,稻米也在多维度发展上展现出了不一样的天赋。不被局限的稻米,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稻米不仅仅只扮演着食物的角色,于中华民族而言,稻米自远古以来就是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于血脉相承最淳朴的愿望,为文明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稻米之路,是一条不断延展的路。它不仅直接影响我们的饮食,更以悄无声息的形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饮食方面,稻米变换出了数十种甚至是成千上百种形态,除了作为常见的主食米饭,稻米还可以成为米粉、米酒、米醋等食材,果腹的同时也能让每个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餐桌之外,稻米在更多方面大显身手。


在江西省南昌县大田农社,金黄色的水稻已经成熟  图源:新华每日电讯


与水泥相似,它曾经也同样被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据专家推测,客家人在建造土楼时,由于缺少坚固材料,他们便会在墙体的关键部分掺杂一部分的稻壳和米浆,以坚固墙体,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客家土楼依旧坚固如初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粘固剂,稻米也不仅仅只作为建筑材料,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糨糊,其主要原料就是稻米。


在中国文化中,稻米更添一份吉祥韵味。在古代,每逢婚期,亲朋好友们会送上米袋,寄托着代代有米的希望,他们也会在米袋里放九个铜钱,期望新人从此衣食无忧,生活富足。即使是到了今天,也还有有许多人认为大米能辟邪,在盖新房前要在地基上撒盐米,以求平安。


跟随着稻米的变迁进程,稻作文明也在不断演进。一粒稻米,就是一个万年的故事。千万年来,水稻与中国人相识、相知、相守,我们面前的每一粒米、每一碗饭,都饱经风霜、风尘仆仆才走到我们面前,他们记录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故事,也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故事。


粒粒皆辛苦,粒粒皆万年。“一脉生长”,杭州亚运会歌曲将这美好的旋律再一次唱响于世界舞台之上,“倾听千年的呼唤,把春天轻放在你我手上”,春种秋收,让我们一同播撒希望,期待来年的丰收!




作者介绍

魏扬:浙江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第十六期学员、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

本文由校团委组织青马学院学员撰稿完成,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
图片来源:良渚博物院 上山考古遗址公园 湖南日报 新华每日电讯
今日编辑:毛清萍 
责任编辑:奚婉 樊畅

往期推文:

《热辣滚烫》的“新年哲学”

启真书话 | 江南忆,为何最忆是杭州?

传统家训的德性期待

启真视点 | 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如何推进

锁住热闹的年味

启真视点 | “城乡融合”怎么融?一号文件找答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